【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保障支持起诉确认劳动关系社会保险
【要旨】
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补办社保登记、补缴社会保险费未果的,检察机关可以 协助收集证据、提出支持起诉意见,支持劳动者起诉确认劳动关系,为其办理社 保登记、补缴社会保险费提供帮助。
【基本案情】
安某民等80人自2003年起先后在南京市某环卫所(系事业单位,以下简 称某环卫所)从事环卫工作。双方未订立劳动合同,也未办理社保登记、缴纳社 会保险费。2012年11月,某环卫所改制转企为某环境公司。安某民等80人 继续在某环境公司工作,但仍未订立劳动合同。2018年,安某民等80人多次 向某环境公司提出补办社保登记手续、补缴入职以来社会保险费等诉求未果。
2020年3月16日,安某民等80人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确认与某环境公 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以劳动者未提交与某环境公司存在劳动 关系的初步证据为由未予受理。2020年3月31日,安某民等80人诉至江苏 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玄武区法院),请求确认与某环境公司存在 劳动关系。
【检察机关履职过程】
受理情况。2020年4月20日,安某民等80人因无法收集某环境公司改 制的证据等原因,向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玄武区检察院) 申请支持起诉,请求检察机关为其维权提供法律帮助,该院审查后予以受理。
审查过程。玄武区检察院从南京市玄武区城管局调取了某环卫所改制的相关 文件,证明用人单位的沿革及80人事实劳动关系的承继,该证据与确认劳动关 系及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密切相关。从相关街道办事处和某环境公司调取了某环卫 所改制前后的工资发放签名表,证明安某民等80人与某环境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经询问当事人、走访了解,玄武区检察院查明:安某民等80人在某环卫所从事 环卫工作均已超过10年。某环卫所改制转企后,安某民等80人向某环境公司 提出补办社保登记、补缴社会保险费未果而形成群体性诉求。经梳理相关证据材 料、逐人逐项核对,某环境公司需补缴安某民等80人社会保险费共计400余 万元。
支持起诉意见。2020年4月27日,玄武区检察院分别向玄武区法院发出 支持起诉意见书。检察机关认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安某民等80 名劳动者与某环卫所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某环卫所改制后,某环境公司承继其权 利义务并延续与安某民等80人的劳动关系。安某民等80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具 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裁判结果。玄武区法院一审审理中,玄武区检察院派员到庭宣读支持起诉意 见书。2020年9月,玄武区法院作出一审民事判决。法院认定,用人单位自用 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安某民等人在某环卫所从事环卫工作,即与 该所建立劳动关系。后某环卫所改制转企,相应的权利义务应由某环境公司承继。 遂确认安某民等人与某环境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一审判决生效后,社保部门为安 某民等人补办了社保登记手续。玄武区检察院积极协调有关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 确定社会保险费筹集方案并促成资金落实到位。后社保部门分别为75名环卫工 人办理了补缴社会保险费手续。
【指导意义】
(一)劳动者提出补办社保登记、补缴社会保险费未果的,检察机关可以支 持其起诉确认劳动关系,为其补办社保登记、补缴社会保险费提供帮助。国家建 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 伤、失业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 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未办理社保登记、未足额缴纳社会 保险费,侵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使得劳动者难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检 察机关履职中发现用人单位未依规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足额缴纳社会保 险费的,应当先行协调政府责任部门履职尽责。经相关责任部门处理后仍未实现 最低维权目标的,依照现行法律规定,劳动者诉请用人单位补办社保登记、补缴 社会保险费存在客观障碍的,检察机关可依劳动者申请支持起诉确认劳动关系。 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关系的生效裁判,可以作为办理社保登记、补缴社会保险费的 依据。
(二)协助劳动者收集证据,为其起诉维权提供帮助。依照民事诉讼法相关 规定,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据此,因 无法独立、充分地围绕法定起诉条件收集证据,劳动者在诉讼中可能丧失司法救 济的机会。检察机关在诉讼中可依申请围绕法定起诉条件协助劳动者补充相关证 据。一是协助收集被告身份的完整信息,比如用人单位变更材料、改制文件等。 二是协助收集与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相关的起诉必备证据。比如,完整的工资支 付凭证或者记录、工作证、招工招聘登记表、考勤表等。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目 的是保障劳动者实现诉权平等,而非代替劳动者行使诉权,检察机关不能独立启 动诉讼程序。对于具有重大社会意义或者法律意义的案件,经商人民法院,检察 机关可以出庭宣读支持起诉意见书。
【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条、第七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五条
福建益慎律师事务所"诚心说案"陈律师团队
福建益慎律师事务所 咨询热线:0593-2871199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天湖西路7号禾兴楼5梯二层 E-mail:925353611@qq.com 闽ICP备2024038830号 闽公网安备35090202000376号 Copyright © 2024 - 2024 律师网,福建益慎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
![]() 扫码加微信咨询
|
![]() 扫码加微信咨询
|
![]() 扫码加微信咨询
|